歷史沿革
一.清朝以前
清朝乾隆、嘉慶之後,大量泉州移民跨海沿著淡水河靠岸定居台北艋舺,與當地平埔族通婚後人口大增,艋舺因而大為興盛,於是產生了「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說法。也說明了臺灣最早的商業貿易重鎮在台南、鹿港與艋舺。艋舺就是現在的萬華區,卻日益受到淤淺的河道,而無法停泊大型的船隻,只好改停大稻埕。也因為如此,而將臺灣北部的商業重心拱手讓給了大稻埕。大稻埕也因此崛起,成為全臺灣經濟發展的首要之區。
|
|
大稻埕地區與臺灣北部相關位置圖 (本校學生劉恩廷繪) |
|
西元1851年:林藍田先生為了躲避海盜的侵擾,從雞籠(基隆古地名)移居到大稻埕。林藍田先生在此地開了3間店鋪,是大稻埕地區最早設立的店鋪。即在今日的迪化街一段154號。 ‧西元1853年:艋舺發生「頂下郊拼」的移民械鬥事件。 這個事件起因於清代時期由福建泉州出海移民於臺灣艋舺的,有兩大族群。一為居於八甲庄(現老松國小一帶)的福建泉州同安籍移民,另外一個較大族群則是居於舊街與艋舺淡水河沿岸的泉州三邑人。兩者,以三邑人人數較多,也較早落腳於此。同安人因主要跟中國廈門一帶進行貿易,因此被稱為「廈郊」或轉音為「下郊」,而泉州晉江、惠安、南安三縣合稱的三邑商人,則稱做「頂郊」。艋舺移民漸多,同安人為主的下郊與三邑人的頂郊為了爭取艋舺碼頭,加上信仰神明不同,時常發生衝突。終於在西元1853年時,三邑人進行強烈攻擊,將同安人房屋全數焚毀。而敗逃之同安人,不得不放棄艋舺碼頭的地盤,逃往大稻埕另闢商埠,而拼命從頂下郊拼中救出的城隍爺與媽祖,也在後來的大稻埕建了霞海城隍廟與慈聖宮來奉祀神像。 |
二、清朝英法聯軍後~~ |
|
|
|
三、日治時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