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國小大稻埕主題式網頁

甘谷街茶葉公會、土地公廟

一.甘谷街臺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沿革

 

 

 

       臺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是目前全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同業公會,據西元1938年公會編輯之<<組合沿革史>>記載成立於西元1889年,迄今約120年,歷經清朝、日本及民國三個時代。由於統治者的更迭,會名也由最初的「茶郊永和興」變成「臺北茶商公會」、「同業組合臺北茶商公會」、「同業組合臺灣茶商公會」、「臺灣茶商公會」、「臺灣省茶葉商業同業公會」到現在的「臺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

       公會的起源於西元1889年(清.光緒15年)創立時,名曰「茶郊永和興」,顧名思義,即希望會員能同心共濟,杜絕私利,共謀茶業之興隆。蓋當時臺灣茶業正興起發展階段,卻發生不肖業者以唐山茶假冒本地名種,或以粗製濫造之茶,企圖魚目混珠,來博取厚利。據說當時的臺灣巡撫劉銘傳為了防止這種弊端,維護臺灣茶的聲譽,乃下令業者組成這個類似今日同業公會的團體。

臺灣巡撫劉銘傳下令成立

 

 
       在西元1897年被日本政府下令改組為「臺灣茶商公會」,並改選幹部以勵行規約,恰巧此年烏龍茶的主要銷售國美國發布禁止輸入粗劣茶的條例,導致清朝的粗劣茶一下子沒有銷路,卻傳出兩岸奸商將該等粗劣茶混入本地之茶,再輸出美國。日本當局為遏止此等頻生之弊風,於西元1898年(明治31年) 頒布<臺灣茶業取締規則>。再合併一些茶葉同業團體,成立「臺北茶商公會」,即大稻埕、城內與艋舺。到西元1911年(明治44年)由於枋橋、士林、水返腳、新庄、員林、柑林坡、新店、冷水坑等地從事箱茶的製造業者,其年製茶量已達四、五百萬公斤,也於西元1912年(明治45年),獲得認可加入「臺北茶商公會」。
  時婦女在亭仔腳製茶的盛況示意圖

二、臺灣茶的發展史

臺灣原生種高山野生山茶,風味絕佳,然位處深山採拾不易,無法大量生產。如果談到商業化的大量製茶,臺灣有四大茶區發展於清領時期,皆引大陸茶苗。包括:

西元1810年,柯朝自福建武夷山引茶籽植於瑞芳發展至今的文山包種。

西元1855年,林鳳池自福建武夷山引入茶苗,植於鹿谷的凍頂烏龍茶。

西元1875年,恆春知縣周有基鼓勵居民栽植的港口茶。

西元1866年,李春生由福建安溪引入植於大臺北地區的鐵觀音。

當時茶與糖、樟腦為臺灣出口三寶,根據臺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資料,自西元1868年至1895年間,臺灣茶葉出口總值佔全部出口值的54%,其次才是樟腦,而大稻埕的茶葉出口值即佔了茶葉總值的90%。

由於茶葉貿易的熱絡,引來大陸更多的移民,其中又以福建安溪人表現最為突出,而安溪製茶師傅來到臺灣,也提升了臺灣的製茶技術。目前大稻埕地區仍有百年歷史的茶行如:王有記茶行(重慶北路2段64巷26號)、王瑞珍茶行(歸綏街301號)等都是源自福建安溪。

三、和德祠

        大稻埕這地名的由來是因為稻穀收成後在這地方曝曬,而這裡有條歷史悠久的老街,舊名為稻新街。街名是因為日治時期這裡是米店的集散地而來,而現在的街名是甘谷街。

        清代劉銘傳把大稻埕火車站設立在今日中興醫院附近,就是貴德街與長安西路口,不但方便外國人居留區的外國人進出,也方便貨物的運送,到了日治時期,臺灣成為日本的米倉後,鴉片被查禁,茶葉也因為不是主要食物而逐漸沒落,取而代之的當然就是“米"。而稻新街因為位置就在大稻埕火車站,此地開設『正米市場』,一直到了1930年代國際經濟大蕭條,這裡的米市才又沉寂了下來。

 

外觀不大的和德祠

        和德祠位於甘谷街中段,這是一座土地公廟,稱為「景福宮」,因此這裡被稱為「土地廟仔街」。

        景福宮雖不宏偉,但與大部分屬於小廟的「土地公廟」相較,已不能稱「小」。

        有一段鄉野傳說是當時臺灣義賊廖添丁,在大稻埕一帶地區活動時,行蹤飄沓不定。如果有需要被救助的人家,可以藉由「和德祠」的廟祝,來與廖添丁取得聯繫,進而獲得需要的協助。

        這裡還有一段歷史是大正初年,也就是民國初年(西元1911年),有一位出生於印尼的苗栗人,即329黃花崗烈士之一的羅福星奉孫中山之命回到臺灣成立同盟會支部,籌備抗日起事,以大稻埕(今臺北市大同區境內)為活動範圍進行地下抗日運動,便是利用「和德祠」為掩護來召募黨員搞革命,企圖推翻日本殖民政權。羅福星,西元1912年出生印尼,祖籍在苗栗,算是臺籍的華僑,他1913年在此發動抗日活動,但尚未行動就不幸事蹟洩露,組織被破且被逮,於大正三年(西元1914年)三月三日被處絞刑,他在獄中曾高詠:「殺頭相似風吹帽,敢在世中逞英豪。」等慷慨悲歌的詩句。在附近不遠的國父史蹟館也有羅福星的照片,並記錄這段歷史。

 

 

 

 

抗日、抗清英雄—羅福星 光緒年間的橫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