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聖宮

一.歷史沿革

慈聖宮(百年歷史古蹟)

慈聖宮為大稻埕地區最具規模的寺廟,供奉天上聖母,即俗稱的媽祖或天后,是航海的守護神。

本尊於清朝嘉慶年間,由泉州同安人奉迎來台,最初祀於艋舺,「頂下郊拼」事件之後,隨同安人遷徙到大稻埕。同治5年(西元1866年),重建於今西寧南路和民生西路交界處,廟前正是貿易對渡碼頭。西元1910年,日人統治時在台北實施市區改正,拆除廟宇,當地同安人士乃集資遷移至延平北路現址,並利用原本的樑柱與石材重新搭建寺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主神正殿前的兩根「龍柱」。這兩根龍柱自清朝同治五年時就已建造,並不因為廟寺搬遷而損毀,且屹立至今。承蒙各方善信圖報聖恩、讚揚廟譽、競相捐獻,於西元1914年重建完成,香火極盛,現在是台北市有名的古剎。現在廟內仍可見到刻有同治年間立的木匾及日治時期改建時的捐獻碑文等等。立於延平北路的門樓外時有路過善信合十膜拜,皆曰聖母娘娘靈驗。

 

       
 

慈聖宮正殿

 

慈聖宮正門一景

 


二、主神:天上聖母(媽祖)的事蹟(感謝慈聖宮提供相關資料)

 

宋建隆元年(西元960年)農曆3月23日,聖母媽祖降生於福建莆田縣湄州島之林府。先是林母,蒙觀世音菩薩賜夢曰「世代積德、感達上蒼,將降聖女於汝家」。未久乃娠,果得一女,秀麗端莊、從未啼哭,乃名默娘,即聖母也。

 

默娘幼即聰慧異常、儀態超凡、生具佛性、禮佛誦經、窮理致性,進而參修得道,常靜身室中,神遊各地,救災救難,沿海各省廣被恩德,遠近敬稱「通賢靈女」。

雍熙5年(西元988年)農曆9月9日,聖母年29,功行圓滿,與家人話別後,登湄州高峰,隨仙樂駕雲彩、飛昇而去。其後每顯靈救難,保國祐民,不僅沿海省民奉為救護神祗,內陸各地亦多立廟奉祀,深得世人敬愛,宛如自家之祖母,乃暱稱媽祖。

歷朝皇帝敬仰 聖母媽祖德威,多有褒贈封號,如元世祖尊為護國明著天妃、明成祖尊為弘仁普濟天妃、清聖祖尊為昭應仁慈天后、清世宗更於雍正4年(西元1726年)拜封為「天上聖母」,記載於國史者即達37個之多。

除大陸本土之外,明朝遺臣鄭成功於明永曆15年(西元1661年)率軍渡海來台,一舉擊敗荷蘭軍,收復台灣、深感 媽祖靈驗,乃大力宣揚聖德,到處建廟奉祀。目前台灣有案之兩千四百多座廟寺中,敬 媽祖者即多達一千四百多座。 其他亞洲各國,自明永樂3年(西元1405年)欽差太監鄭和出使南洋各國後,供奉聖母媽祖之廟宇亦隨之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