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國小

一.歷史沿革

 

 

       永樂國小的校史沿革:本校創於民國前16年7月(西元1895年),名為「日語傳習所」,當時是日本統治臺灣的時期。後來,因日本政府規畫「市街改正」,即是現今所謂的都市計畫,因而闢建延平北路,將大稻埕公學校地劃分太平國小原貌已不復見為二,一半為本校(永樂國小)稱為「第二公學校」,一半為今日之太平國小,稱為第一公學校。

                                              


      所以,各位同學可以了解,現在的永樂國小與太平國小原本是同一所學校,當時稱做「大稻埕公學校」。直到民國34年4月改名為「台北市永樂國民學校」,民國57年8月又改名為「台北市延平區永樂國民小學」。後來,再改名為「台北市大同區永樂國民小學」。

 

永樂國小中門口(百年歷史古蹟)

      順帶一提,由日本人創立「大稻埕公學校」於民國前13年(西元1898年,明治31年,光緒24年),包括現在太平與永樂兩學校的校地,這裡曾經接待過日本皇太子(昭和天皇)。太平國小在民國69年時(西元1980年)將原有1913年完成的古色古香的文藝復興式古典舊校舍改建。目前僅剩永樂國小的校舍仍保留百年前的模樣(正確的來說,是學校內ABC棟二樓以下的建築實體是百年古蹟),也因此台北市文化局在民國90年(西元2001年)選出大稻埕地區歷史十景,永樂國小是其中之一。

 
   
 

太平國小原貌已不復見

<節錄當時的新聞>:

         昨日是台灣文化協會成立八十周年的紀念日(2001年),當初蔣渭水等文化人士,就是以延平北路一帶的大稻埕為主要聚會活動地點,台北市文化局希望藉由點的歷史建築,開展出整個台灣文化協會、乃至於延平北路、大稻埕的豐富文化史,反映背後的深刻歷史意義。文化局希望日後再深入中山北路或其他文化軸線,把市民熟悉的街道與歷史記憶結合起來。

        昨天評選會議由文化局副局長李斌主持,出席的評審包括大同區長張金鎮、文化大學建築系教授李乾朗、文史專家莊永明教授、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黃富三、海關博物館館長葉倫會、茶葉公會理事長王連源(有記茶行)等。經委員們無記名投票後順利選出十棟歷史建築,分別是仁安醫院、李春生紀念教堂、陳天來故居、大稻埕基督長老教會禮拜堂、甘州街李宅、乾元行、慈聖宮、永樂國小、台灣農產公司與聯華食品等。

       文化局表示,建築性質上,除了教會、寺廟、學校屬於公共使用外,其餘多為店屋和洋樓,有精緻砌作的山牆和立面,建築語彙豐富。其中迪化街一段八六號台灣農產公司,是在二二八事件爆發時,屋內存放大批淡江中學軍訓課使用的學生槍被當局查封,屋主更因此遠避國外,也足以反映大稻埕一頁頁發展史。

       文化局強調,這次選拔的歷史建築,目的在向市民宣傳歷史建築的保存觀念,因此所有權人並不需要擔心個人權益可能因此受損,選拔的標準也是以外觀保持完整,或有豐富歷史內涵的建築優先考量。此外,由於有許多遺珠之憾不及入選,例如蔣渭水先生執業的大安醫院目前外觀已經改變,不符評選標準。

二、稻江文化的母胎,初等教育的搖籃-永樂國小

        各位同學,如果你在南門口,?頭看一下,一定對上面這兩句話不陌生。這兩句話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呢?永樂國小又為什麼被稱為「初等教育的搖籃」?

        大稻埕在清代以前,只有少數漢人與平埔族在此定居。也因為有著曬稻穀的大片空地(稻埕)而得名。而後來由於大稻埕地區濱臨淡水河,河利之便促使此地區的快速發展,也因此有了「稻江」的雅稱。而稻江地區一直是人文思想蓬勃發展的地區,直至今日不乏政經人士與商業大亨都自此處發跡,而國民小學的教育可說是一切文化發展的起始點,而我們學校又是這地區最早成立的,所以,被稱為「稻江文化的母胎,初等教育的搖籃」。

       我們學校永樂國小(永樂公學校)是因於西元1908年開闢延平北路才從大稻埕公學校分出來的,西元1909年設置女子分校於永樂國小現址,最早的兩名女學生就是大稻埕富商李春生的孫女。而在大同區幾所學校的成立發展都是是系出同源的。從大稻埕公學校分出來的學校,同時也是大橋(大橋公學校)、日新(大稻埕第二公學校)與蓬萊(大稻埕女子公學校)三所學校的發源地,所以稱為「初等學校」的搖籃。永樂國小與太平國小因為隔著延平北路二段相望,我們原來的校門(現在稱為中門)也是對著延平北路,後來新建活動中心後,就把大門(南門)改為涼州街口。

                                         


        日治時代的大稻埕,太平與永樂代表了很多意義,大稻埕有「太平町」與「永樂町」。太平町是延平北路一到三段一帶,永樂町是迪化街一帶。以前的迪化街在日本時代是「永樂町一、二、三、四與五丁目」,而隔壁東邊的延平北路一二段是「太平通」,延平北路以前沒有三段,三段是從民權西路口台北橋下算起,我們小時候叫做「新路」,而這塊地方是1935年萬國博覽會大稻埕分場)。當年這個太平通可是相當重要的道路,因為它往南接的就是北門,進了北門就等於進了「城內」,在清朝的時候是官衙重地,在日本時代是日本人的地盤,而城門外的大稻埕就是屬於台灣人的地方了。

 

(此段資料來源:http://airflyingbird.pixnet.net/blog/post/25560835)

市街改正後的延平北路

   

三、台灣舉辦博覽會(資料來源:http://www.taichung.fcu.edu.tw/we1.htm)

         今年(西元2010年)在上海舉辦世界博覽會,展期為半年,預計將突破7500萬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參觀。而我們台北市也將在11月時舉辦花卉博覽會,各位同學卻可能都不知道,台灣本島第一次大型博覽會是日據時期的末期昭和10年(1935年),日本治台第40年,也是中部大地震後,殖民政府認為文治武功已經穩固,各項建設也達於巔峰;對正急劇擴張帝國版圖的日本而言,台灣的戰略位置對其《大東亞共榮圈》夢想具有關鍵的重要性。日本一方面為誇耀其在台的殖民成績,另方面也為展現帝國的實力,遂舉辦規模足以媲美當時歐洲萬國博覽會的(始政四十周年紀念台灣博覽會)。展期為1935年10月10日至11月28日,共50天。

                                                


        總督中川健藏擔任總裁,總務長官平塚廣義為會長。台灣博覽會場有四處,總計展覽會場面積達4萬6千坪(約15公頃),總計有39個展覽館:

 

1.第一會場設於台北市公會堂(今中山堂)及公會堂以南三線道路(今中華路)至小南門,面積1萬3千坪,設有產業館、林業館、糖業館、交通土木館、產業館、府縣館、朝鮮館、滿洲館等;

2. 第二會場設於新公園內,面積2萬4千坪,設有文化施館、國防館、電器館、船舶館、映畫館、日本地區鄉鎮主題館、兒童館(設有飛行塔、離心吊椅、小火車)等;

 

3. 大稻埕分場設在太平町(太平公學校北側,今永樂國小對面、延平北路旁),面積4千坪,展示設施有南方館、暹羅館、菲律賓館、福建省特產介紹所、演藝館等南洋各地的風土、產業及貿易關係。

                                        
 

台灣博覽會記念章

當時的大稻埕分場—永樂國小對面

4. 另有草山分館(今陽明山中國飯店附近),面積50坪,以介紹台灣觀光勝地為主。

        博覽會主要展覽內容有台灣物產及建設成果、日人治台政績、日本各地風土物產介紹、日本在朝鮮、滿洲和樺太等殖民地的治績、日本當代工業及國防科技成就、南洋地區風土名產等等,總計展出物件有30萬件以上,新公園觀眾達108萬人次,展覽其間參觀人數達275 萬餘人,達當時台灣總人口的1/3 。

        值得一提的是台北西門町電影街的形成,大約就是在1935年的台灣博覽會之後,八角紅樓也是會場之一,當時台灣的經濟已發展至戰前的最高峰,西門町也出現四家大型的一流豪華劇場;台灣劇場(今中國戲院)、國際館(今萬年商業大樓)、大世界館、公會堂(今中山堂),再加上原來的榮座、芳明館、世界二館等共八家,都環繞在今成都路、峨嵋街一帶,並且成為台灣電影的首輪地位。

       國民政府來台後,在1948年以總督府為會場舉辦一次本島的「台灣博覽會」,其中設置於總督府的台灣林業館展示電動登山小火車模型,引起相當的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