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碼頭

         1858年,清廷於英法聯軍戰敗後,簽訂天津條約,議定開放台灣港口為通商口岸,「台灣淡水」被增列於法約中。1863年,淡水港的範圍包括淡水河口上的艋舺、大稻埕(圖一)。

 

 

 

 

 

 

 

 

 

        1866年,美國商人陶德(John  Dodd)原找艋舺地區設置烘焙設備,但遭排擠,擇於大稻埕做為茶葉加工中心。

         而後從各國來台的洋行外商,選擇已具規模且民風較開放的大稻埕作為貿易港埠,且貿易市場擴展至北美及歐洲,使大稻埕成為國際貿易的一站,碼頭進出的物資量大為增加。

 

圖一:大稻埕碼頭一景

        在鼎盛時期,以茶葉、樟腦等經濟作物輸出為主的貿易行為,擴大了大稻埕商圈的範圍,最後連桃園、新竹一帶物資,也以大稻埕為集散地。

        1920年代,淡水港因受淡水河上游開墾伐木、破壞水土保持而淤積的影響,以及日本人刻意經營基隆港和縱貫鐵路(基隆為起站)開通等因素,淡水港的功能日趨衰退,創造財富的大稻埕碼頭也漸漸沒落,走入歷史。

 

圖二:展示於大稻埕碼頭內

的大型船體「唐山帆船」。

 

         現在於大稻埕碼頭內展示的大型船體,為清代台灣所使用於航海的船隻(圖二),名為「唐山帆船」,又名「戎克(junk)船」、「中國式帆船」,一般長度約為三十公尺,現展示於大稻埕碼頭內的船體以百分之四十比例縮小為十二公尺。唐山帆船為清代中國和台灣間貿易航運的常見船隻,也共同參與了大稻埕的繁榮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