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德街101

      貴德街,街寬僅約四公尺,清政府時向南的前段稱為千秋街,向北的後段稱為建昌街,日據時期,貴德街稱為「港町」。  貴德街的老屋,其建築的台基(圖一)大約及成人腰高,入門有四、五層的台階,是為了防止颱風季節的洪水泛濫成災,此為臺北市其他地區建築少有之特色。

      貴德街在興盛時期,有數十家茶行設於此街,茶香四溢,亭仔腳(騎樓)是堆放茶箱、茶籠,舖曬花茶的地方。

      在貴德街附近,有一建築為李春生紀念教會,乃大稻埕以茶致富的富商李春生的後代子孫及信徒,為紀念李春生所捐建的,由於他為虔誠基督教徒,因而捐款興建教會,此地點也是清朝時期台灣巡撫劉銘傳設立郵政支局的舊址。此教會為兩層樓磚造建築,外形狀似人臉,其眼睛的部分,形如牛眼,稱為「牛眼窗」,入口類似人嘴(圖二),目前此教堂仍持續營運,有主日查經及團契活動。

 
    圖一   貴德街 圖二  李春生紀念教會